作者:劉麗姣
單位: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合理應用可以防治疾病,但如果服藥不當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而在生活中,地高辛就是這樣一種特殊藥物,它是治療心衰的常用藥物,但使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反應,造成患者病情的加重。
由于地高辛治療窗較窄且在藥效學和藥動學方面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較易引起患者的中毒反應,因此及時、準確、快速地了解地高辛的血藥濃度,可以確保地高辛的血藥濃度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維持在有效治療濃度范圍內,預防藥物過量引起的中毒反應,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
地高辛是什么?
地高辛,別名異羥基洋地黃毒苷,是中效強心苷類藥物。地高辛主要通過抑制心肌細胞膜上的Na+ /K+ -ATP酶,從而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數,并減低肺毛細血管楔壓[2]。
地高辛一方面增強副交感神經活性,減慢房室傳導;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縮短心房不應期,使心房率加快,隱匿性傳導增加,而達到減慢心室率的效果[3] 。
地高辛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
2016ESC心衰指南指出:對于NYHA IV級患者,除了治療急性心衰外,為了減慢心室率,可以考慮靜脈推注胺碘酮,或對未用地高辛的患者,靜脈推注地高辛。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中指出,地高辛適用在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或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治療的基礎上,但仍然持續有癥狀的HFrEF(LVEF≤40%)患者;在心衰合并房顫的患者中也建議:NYHA心功能Ⅰ~Ⅲ級的患者,首選口服β受體阻滯劑;若對β受體阻滯劑不能耐受、有禁忌證、反應欠佳,HFrEF患者可用地高辛[4]。
2021中國國際心力衰竭大會專家們針對洋地黃應用開展了廣泛討論。地高辛作為心血管類經典藥物,作用持久,不易產生耐藥且價格低廉[5],尤其是在妊娠心衰管理中,存在胚胎毒性的 ACEI、ARB、ARNI、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阿替洛爾禁用情況下,地高辛等藥物則可酌情使用[4]。
綜上,目前地高辛在中國心衰及心律失常的治療中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高辛的不良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地高辛在心衰治療中的治療劑量幾乎與中毒劑量相等,因而臨床上判斷地高辛療效有時較難判斷,尤其是老年人和腎功能不良患者。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指出:地高辛的應用劑量為0.125~0.25mg/d,老年、腎功能受損者、低體重患者可0.125mg,1次/d或隔天1次,應監測地高辛血藥濃度,建議維持在0.5~0.9 μg/L。同時地高辛治療會產生不良反應,常出現于地高辛血藥濃度>2.0μg/L 時,也見于地高辛血藥濃度較低時。
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指出地高辛治療血藥濃度應維持在0.5-2.0ng/mL[6]。但有學者對地高辛相關臨床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時得出,地高辛的安全有效血藥濃度范圍為0.5-1.1ng/mL,血藥濃度大于1.1ng/mL時會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增高[7]。
李晶等[8]在統計患者病例資料時也發現,地高辛血藥濃度大于2.0ng/mL時患者洋地黃中毒發生率高達74.29%(52/70),而當患者地高辛血藥濃度值位于1.2-2.0ng/mL時,洋地黃中毒發生率僅為15.15%(5/33)。
綜上所述,開展地高辛血藥濃度監測非常有必要,對臨床個體化劑量方案的擬定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可以依據監測結果,并綜合患者的年齡、生理情況、病理情況、聯合用藥等調節地高辛的給藥時間和劑量,以減少或避免地高辛中毒的發生。
(本文轉載至檢驗醫學網)
迪瑞醫療免疫發光平臺藥物監測套餐,可全面監測地高辛藥物濃度,其中地高辛項目線性范圍:0.3~5.0ng/mL,線性相關系數r≥0.9900,可用于監測規范臨床地高辛用藥,從而為心功能患者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周家軍,孟祥云,姜怡,陳芳,梁蓓蓓,蔡蕓,王睿.地高辛血清藥物濃度影響因素及檢測方法[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20,18(10):72-75.
[2]馬桂伶,張麟.地高辛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12):1160-1161.
[3]陳諍,劉少穩.地高辛在心房顫動治療中的誤區[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3,40(2):73-75.
[4]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指南2018[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0):760-789.
[5] JY Chiang,PC Chen,YH Yang,et al.Digoxin-amiodarone Combin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xcess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Scientific Reports,2020,10(1):4101.
[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藥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M].One Edition[M]. Beijing: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 2017:191.
[7] S.S.Rathore,J.P.Curtis,Y.Wang et al. Association of serum digoxin concentration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JAMA 2003;289:871–878.
[8]李晶,段自皞,沈炳香. 地高辛血藥濃度超出安全限值風險預測模型的建立與評估[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21,41(13):1332-1336